记者 辛圆
作为扩大开放的“试验田”,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据新华社周一发布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强调,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意见》提出,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允许区内企业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下含金矿砂的物理混配业务。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允许免予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探索建立进口食药物质“白名单”制度,允许食品用途的食药物质按实际用途通关。
《意见》指出,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
《意见》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
《意见》明确,要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要构建高效畅通开放通道,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强化陆运空运辐射能力。允许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
另外,《意见》提到,允许液化天然气作为国际航行船舶燃料享受保税政策。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自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专章部署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202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目的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82.5亿美元,占全国的24.3%,对吸引外资产生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自贸区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商务部在4月18日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扩大对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区的改革任务授权,赋予其新的改革试点任务。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商务部还提到,支持有条件的自贸区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加强对中西部和延边等地区自贸区的政策赋能。